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出版行業有望充分受益當下國企改革、數據資產重估兩大趨勢,國有企業迎來改革及管理層換屆,有望優化管理體制及經營效率,加速文化數字化、教育信息化等創新業務推進,帶動業績增速提升。GPT等AI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加速落地,模型訓練對數據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出版公司積累了優質內容數據資源,料將依托數據資產的稀缺性、價值倍增效應、交易流通體系逐步實現價值重估。推薦具備優質內容資產儲備、積極推行創新業務的地方國有出版龍頭。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業績穩健估值偏低,價值亟待發掘。
頭部出版發行企業具備業績穩健、現金充裕、分紅比率高等優勢,根據Wind數據,2016~2021年收入、凈利潤CAGR分別為3.8%/6.2%,2021年末現金類資產占總資產比重45.5%,2021年分紅比率49.2%。
截至2023年3月14日,頭部出版發行上市公司當前股價對應PE(TTM)平均值為11.4x,PB(LF)平均值為1.2x,仍然處於較低水平。
該行認為,出版業增長及經營效率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已在估值中充分反映,未來在國企改革和數據資產重估的推動下,國有出版龍頭有望迎來業績估值雙擊。
國企改革推動效率提升,創新業態發展有望加速。
國有出版企業的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例如2021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人均創收212萬元,頭部出版企業平均值僅132萬元。
近年來出版國企換屆中,處於政治生涯關鍵時期的領導幹部調任出版公司董事長,或將自上而下優化出版公司管理體制及經營效率。同時,在國企改革推動下,出版公司創新業務佈局有望加速。
文化數字化方面,該行測算,2026年文化IP數字化運營有望為出版業帶來約700億元增量空間。教育信息化方面,預計未來“線上+線下”教學將成為主流,出版公司有望在數字教育內容、教學大數據服務、知識付費、雲教育平臺方面實現增收。
人工智能引領技術革命,出版數字要素價值重估。
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GPT中文大模型訓練需要大量的優質語料數據,現有互聯網資源參差不齊,而出版企業所擁有的內容資產具有專業性和文化底蘊,包括專業科技學術資料、優質文化內容、教育出版資源等,可以為模型提供豐富的優質語言素材,提高模型的訓練質量和效果。
出版公司積累了優質數據內容資源,將依托數據資產的稀缺性、價值倍增效應、交易流通體系,逐步實現價值重估。
風險因素:
新業務落地不及預期;國家對數字經濟的扶持力度不及預期;AI核心技術發展不及預期;相關政策出台、執行進展/效果不及預期;知識產權保護不利;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