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建議,美聯儲在下周加息後不要對下一步行動發出信號。“鑒於我們從多個季度看到的疲軟跡象,我不認為現在是做出加息承諾的時候” ,薩默斯表示。與此同時,他認為也不應排除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通脹率仍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美聯儲青睞的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12月同比上漲4.4%,且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經濟正在減速。12月個人支出下降,去年第四季度整體消費放緩。薩默斯進一步說,“在經濟可能朝任一方向發展的情況下,美聯儲需要保持最大的靈活性。他們相當於是在一個霧非常非常大的黑夜中開車。”
2022年全球經濟和市場都處於動蕩之中,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美國通脹挑戰的嚴峻性,以及美聯儲將被迫採取極端措施來控制物價。
目前美聯儲官員預計,聯邦基金利率長線內將在2.5%左右,扣除2%的通脹率後約為0.5%。薩默斯認為通脹率最終會略高於2%,實際利率可能超過0.5%。
美聯儲會被迫採取更大力度的行動嗎?完全可能。如果美聯儲低估了自然失業率,或者疫情已導致生產率顯著下降,6%的終端利率就可能進入大眾視 野。
也存在反方向的風險,雖然可能性較小。這種風險變為現實所需要的條件遠多於迄今已遭受的衝擊,但長時間的市場動蕩——就像英國9月份發佈拙劣的迷你預算後出現的那種景象,可能足以說服美聯儲止步於較低的利率水平。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9月份會議上的點狀圖顯示,儘管經濟增長前景惡化,但加息軌跡仍在上升。這種反常現象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那就是FOMC對u*的估計已從4%的傳統水平上升。u*又稱非加速通脹失業率(NAIRU),也就是與物價穩定相關聯的失業率。
通過對闡釋失業、通脹和美聯儲政策之間關係的經典泰勒規則進行演化,彭博經濟研究開發出自己的評估方法,可以用來推算目前FOMC眼中的u*水平。最符合9月份點狀圖的2022年u*為4.4%,2023年和2024年均為4.3%,2025年為4.0%。這表明,FOMC認為u*暫時偏高,預計到2025年將逐漸回落到疫情暴發前的正常水 平。
如果u*更高呢?美聯儲內部人士最近的估計是在5%到6%之間。從疫情給勞動力市場造成的嚴重混亂(企業和勞動者都在重新考慮自己的優先事項)來看,這完全合理。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本人曾表示,自然失業率已經“大幅上升”。
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因素也會推高u*,比如生產率增長放緩。如果工人要求的加薪速度快於企業從他們的產出中盈利的速度——要麼是為了彌補通脹率上升所帶來的損失,要麼只是因為他們有議價能力,其結果就是更高的失業率。這就是上世紀70年代的情況,當時生產率的升幅低於工資的漲幅。
主流經濟學家似乎認為,疫情不會導致這段歷史重演。這種想法忽略了上世紀70年代高通脹與生產率下降相伴而來的慘痛教訓:高通脹意味著相對價格的急劇變化。企業原本在投入成本穩定的假設下優化生產流程,此時可能發現原來的方法已經過時或效率低下。
在資產負債表上,企業根據相應租賃價格記入物業、機器和其他資本存量的費用。高通脹會推高租金價格,打擊投資積極性。
通貨膨脹和央行利率的不確定性,再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為企業進行高成本的長期投資增添了額外的障礙。如果借貸成本繼續上升,今天看起來有利可圖的項目明天可能就分文不賺。
所有這些在上世紀70年代拖累生產率增長的因素如今同樣存在,表明生產率潛在增速可能正從疫情前本就很低的水平進一步下移,而且這種風險很 高。
為衡量生產率增長放緩的影響,我們使用美聯儲的美國經濟主力模型FRB/US進行了以下實驗:如果2 022年至2025年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比當前預期低0.5個百分點,會發生什麼?這相當於到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從目前的1.8%放緩至1.3%。
更低的潛在生產率增速意味著更嚴重的經濟過熱和更高的通脹率。FRB/US模型顯示,假設美聯儲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予以適當應對,聯邦基金利率的峰值會高於FOMC目前的基線預期,保持在較高水平的時間也會長得多。我們的評估顯示,美聯儲預計終端利率將在2023年升至5%,大大高於9月份點狀圖所顯示的4.6%。
根據經濟研究觀點,市場高估了衰退促使美聯儲收手的風險。我們認為鮑威爾已經吸取上世紀70年代的教訓。當時,為支持經濟增長,美聯儲過早地暫停加息周期,而不顧通脹率仍處在令人不安的高位,最終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我們預計,在20 23年下半年的美國經濟低迷期,美聯儲將把政策利率維持在確保終端利率達5%的水 平。
儘管如此,也不難發現近在眼前的重大風險,從美國房價崩盤和英國市場動蕩的溢出效應,到歐洲衰退迫近帶來的拖累。美聯儲已向外界多次表明,如果數據顯示有必要,會暫停加息。例如,在2013年的歐洲債務危機和2015年的中國股市暴跌期間,美聯儲就曾因為海外市場的動蕩而推遲收緊政策。這種情況可能再次發生。利用美國經濟的內部模型SHOK,我們模擬了這樣一種情境:美國受到全球需求疲軟和金融動蕩加劇的雙重打擊,導致波動指數V IX飆升,信用利差擴大,美元走強,出口減少。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求疲軟將拉低通脹,美聯儲的緊縮力度可能略低於目前的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在2023年達到4.1%,而不是4.6%。
對於促使聯邦基金利率達到點狀圖所示水平的必要性,美聯儲官員最近顯露出罕見的一致態度。然而,分析人士和市場參與者的批評聲也越來越大,他們認為美聯儲傾向的路線未免矯枉過正。另一種觀點則認為,FOMC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絕談不上過於強硬,勞動力市場的各種特征表明利率仍有更多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