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月3日消息 韓國財政部稱,韓國將為半導體和其他關鍵行業的國內投資提供高達35%的稅收減免。新措施將幫助企業在第一年減輕超過3.6萬億韓元的稅收負擔。
全球需求降溫的跡象愈發明顯,素有“全球經濟金絲雀”之稱的韓國12月出口持續下滑。由於韓國是芯片、顯示器、成品油的主要出口國,所以該國的出口一直被看做是全球商業和科技需求的一個主要晴雨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最新警告稱,今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將受到經濟衰退衝擊,對於大部分全球經濟來說,2023年將是艱難的一年。
1月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佈報告顯示,2022年12月出口同比下降9.5%,進口同比下降2.4%,2022年全年貿易逆差達4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00億元),創出歷史新高,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年度逆差。
此外,韓國總統尹錫悅發表新年賀詞,稱今年全球經濟蕭條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應通過出口突破綜合危機。尹錫悅指出,出口是韓國經濟的根基,也是工作崗位的源泉。尹錫悅提出具體方案,包括啟動海外訂單500億美元項目;將基礎設施建設、核電站以及軍工領域培育成新的出口動力;擴大貿易金融規模至360萬億韓元。他表示,將動員所有政策力量,將韓國出口版圖擴大至全世界。
韓國於2022年12月通過了韓國版《芯片法案》——《K-Chips Act》。該法案旨在扶持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並將對半導體和電池等關鍵科技提供獎勵措施。據悉,韓國版《芯片法案》正式名稱為《稅收特例限製法》(Restriction of Special Taxation Act)。2022年12月23日,韓國國會以225票贊成、12票反對、25票棄權通過該法案。該法案將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大公司的設施投資企業稅收減免從之前的6%提高到8%;中型企業和歸類為小型或中型的公司的稅收減免保持不變,分別為8%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