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子偽裝月入300萬老闆,哄騙大學生為他打工、還連續喂安眠藥老鼠藥

  • 0 Views
  • 2022-11-21 16:31

在你眼中,怎樣的人,可以打上“好人”這個標簽?


如果一個前輩,既大方爽快、又樂於助人,還常常請後輩吃飯、每次都是TA買單——這樣的前輩,是否能給你“大好人”的印象?



然而,就是始終保持著如此形象的、周圍人眼中的“好人”,卻先後兩次給一個大學生瘋狂灌下安眠藥、抗抑鬱藥、胰島素、老鼠藥,最後,將其放入浴缸中淹死。



一天清晨,在家中用早飯的奶奶,接到了孫子打來的電話。


“給我······給我毯子······”極其虛弱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來。


起初,奶奶還以為是淘氣的寶貝孫子又在惡作劇,可是那逐漸弱下去的聲音,越聽越不對勁。


心急如焚的奶奶趕緊帶著家人趕往孫子的公寓。



門沒有鎖,走到房間最裡面的浴室,看到的,是淹在水中的屍體。



經警方求證,已經離世的大學生藤野(化名)胃中,還殘留著抗抑鬱藥和安眠藥的成分。



另外,警察推斷,藤野是在床上嘔吐過之後,才去(或被移去)浴室的。藤野的床單上殘留著他的嘔吐物,從中,還檢測出老鼠藥的成分。



根據附近防盜攝像頭的影像,警方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在清晨從藤野的房間逃出,跛著腳,很好辨認。



實際上,這個被鎖定的嫌疑人,正是大學生藤野的“好朋友”——寺崎(化名)。



這個寺崎,並不是滿滿黑歷史的江洋大盜,而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老好人”。


從高中退學的寺崎,一直在老家當地的一個加油站工作。



因為待人接物一向是笑臉相迎、既貼心又細心,所以在地的居民都對寺崎贊不絕口,說到這個加油站,大家都會想到他,簡直就是店里的“活招牌”。



不僅在工作上口碑良好,寺崎私下裡也是出了名的“大好人”——對後輩非常照顧、也始終掛著一張親切的笑臉。



只要是帶著後輩出去吃飯,寺崎必定是那個掏錢的人。即便自己的錢包也是癟癟,但在那些面容稚嫩的後輩面前,寺崎一直都維持著自己“大方、不差錢”的形象。



如果沒有太大的變故,也許,寺崎會按照這樣的人設軌跡走完餘生。然而,在他20幾歲的時候,卻遭受了一次“大難”——截肢、失去右腳。



當時的寺崎,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真菌感染”疾病。這類真菌會通過傷口進入人體,經過大約3天的潛伏期,便會迅速發作,如果不及時阻斷它的傳播路徑,會有生命危險。於是,寺崎不得不選擇截肢。



失去右腳的寺崎,也同時失去了加油站的工作,並開始了一段不短的住院生活。



當後輩們來看望寺崎時,寺崎滿面笑容地說:“啊!你們來啦!看,我的右腳沒有了喔!”


像這樣“幾乎失去一切”的劫難,相信,任誰都無法坦然接受。畢竟,我們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


然而,寺崎卻還能在後輩面前,保持著“樂觀開朗”的前輩形象。



實則,在人後,嘗試網店生意的他,已經經歷多次失敗,還欠下了巨額的債務,入不敷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寺崎結識了和自己住在同一個病房的大學生藤野。


藤野似乎很喜歡比自己年長的男性,也對像寺崎這樣充滿“前輩感”的人抱有很強的好感。於是,兩個人迅速熱絡了起來。



個人小金庫嚴重赤字的寺崎,卻依然保持著原有的習慣——總是請藤野吃、請藤野喝。在這個大學生看來,寺崎是一個很有錢、又很有能力的人。


藤野對這樣大方請客的寺崎很是好奇,總是問東問西。當被問到自己的職業時,寺崎這才想起來,自己已經是一個無業游民了。


當然,他絕不可能暴露出自己可憐的一面。


“我是做網絡線上生意的。”寺崎這樣回答。


果然,藤野向他投去崇拜的目光——這也正是寺崎最享受的。



“月收入的話······大概有300萬日元吧,不多,不多。”


其實,寺崎的網店生意早已一敗塗地,他沒有任何收入,每個月的進項,是9萬5000日元的殘疾人年金。


過了一段時間,寺崎和藤野先後出院,兩人依舊保持著聯繫。



一次,藤野跟寺崎訴苦,說自己之前一直在做的兼職,現在停掉了。


“唉,沒錢的日子,太苦了······”


看著藤野一臉失落的樣子,寺崎的好人卡技能再次複活。


“那······你來幫我的忙好了。我們公司正好需要兼職的助手。”寺崎一臉闊氣地說。


“可以嗎?”藤野的眼睛立馬亮了起來。


“當然!月收······大概30萬吧。”



“如果做得好,還有獎金喔!”


(講得好像跟真的一樣,佩服佩服······)


天真的藤野以為搭上了幸福快車,立刻答應。不單單如此,他還想盡辦法,發動身邊的同學、朋友,為寺崎的“生意”做貢獻。



面對如此認真的小青年,寺崎的謊言堆積得越來越多,甚至還要製作各種“訂購單”、“價目表”給藤野看。一個完全沒影的公司,搞得好像生意興隆、賓客不絕一樣。



一天,藤野非常興奮地給寺崎看了自己的存摺收款記錄。


“前輩!你看你看!300多萬呢!”


看著賬面上的數字,寺崎差點驚掉了下巴。


原來,是藤野的家人給他匯來了學費和生活費。



看上去省吃儉用、愁吃愁穿的小屁孩,竟然有這麼多錢!


坐在自家地板上、吃著廉價便當的寺崎,這才發現,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窮到瑟瑟發抖的可憐人。


不僅如此,即將到來的“發薪日”,更讓寺崎不知如何是好。明明自己連3萬都付不出,現在卻要支付那個有錢的小屁孩30萬!



於是,寺崎心生一計。



“你看,我現在持有的兩個股票,勢頭正猛。你不是剛剛拿到了家人匯來的錢嗎?你給我一些,我幫你做投資。”



十分信賴寺崎的藤野,二話不說,即刻給出了100萬日元的現金。


寺崎拿這100萬,還了一部分自己的債務,又抽出30萬,作為藤野當月的“薪水”,打進他的賬戶。




不過,過了發薪日,還有獎金日,過了獎金日,還有下一個發薪日。無休無止的謊言,疊加再疊加,終究會走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終於,寺崎忍不下去了。


他不想戳穿自己的謊言,也不想再這樣拆東牆補西牆。於是,殺意已生。



一次,在藤野家中,藤野突然說自己不太舒服。坐在一旁的寺崎立刻拿出了準備多日的安眠藥,假稱是有效的止痛藥,勸誘藤野服下。



趁著藤野昏昏欲睡的時候,寺崎手腳匆忙地給他灌下了大量的抗抑鬱藥,又在其腹部註入胰島素,企圖以這種方式致其餘死地。


然而,命大的藤野除了眩暈、不適之外,並沒有生命垂危的跡象,也沒有察覺到寺崎的殺機。



不久之後,寺崎又買入了大量的老鼠藥。和上次的順序一樣,安眠藥、抗抑鬱藥、胰島素、然後,再灌進大量的老鼠藥。



實在是命硬的藤野,一直保持著生命體徵,甚至還在清晨向家裡撥出了電話。


不過,他自始至終,都不曾懷疑過寺崎。



從外面回到房間的寺崎,發現藤野依然活著。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將藤野拖進了浴室。



將其脫光衣服、放入浴缸,企圖做出“溺水自殺”狀。



親眼看著藤野溺水而死後,寺崎又偷走了藤野錢包里的九萬現金,然後落荒而逃。



從開始灌藥,到殺人逃跑,我們不難看出,寺崎在後期已經失去了理智,作案手法也是不計後果、漏洞百出。


最終,寺崎被逮捕,並被判處無期徒刑。



回看整個案情,其實,凶手和受害者之間,並沒有深仇大恨,甚至連直接的矛盾都未曾有過。


不過,根據犯罪心理研究學者的調查和分析,其實類似的作案人,並不少見。



此類凶手的人格,基本屬於缺乏自信的類型,並習慣於用謊言營造一個關於自己的“假象”,就像一個“保護層”一樣。下意識中,這類人傾向於使用謊言,來維護脆弱、易受傷害的自我。


一旦有其他人對此類人格產生質疑或否定,來自內心深處的“畏懼”、“恐慌”便會成倍增長。而解決這種不適感的途徑,基本都將通向陰暗和極端,而非真實。


社會中,我們難免要對自己加以“修飾”和“改造”,營造“理想的自我”,再使用這種“自我”與人交往。人,是真實和虛偽的混合體,沒有絕對純凈的好人,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壞人。


每個人的人格之中,都保有一個“不自信的我”,或鮮明、或隱蔽。普通人可以越過那條線,成為殺人凶手;凶神惡煞的惡人,也會有哪個瞬間,有過一絲善意。度,便在這一正一邪之間,而已。



吃中國味上「Hi日本」線上物產店!1000餘種中華物產&夜宵&零食

Related Pos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